第 212 章 這是喜劇,中國人的喜劇

2025年5月19日

第211章 這是喜劇,中國人的喜劇

其實,《人在囧途》說的是李成功的自愈之旅。

經過這段旅途,李成功從一個自私冷漠,缺乏悲憫心和同理心的資本家慢慢變好了,內心深處的真善美也被激活……

比如知道錢被偷那句臺詞:“大過年的還出來找錢,真是辛苦他了。”

這部電影的核心是探讨中年男和妻子、情人的關系,加個帥哥和幾個小美女的支線養養眼就可以了,沒有必要再加那麽多了。

李成功是這電影第一男主,不可能讓他做觀衆讨厭的事,回歸家庭是必然的。

很多觀衆都看不明白情人為什麽選擇自動離開,都當別人小三了,是那種自動離開的人?

但是這畢竟是電影,不是現實生活,情人選擇自動離開是屬于理想化狀态。

一般的小三都不會這麽選擇,她們只會說:我是來加入這個家庭的,不是拆散它……

光頭徐帶着衆主創上臺表示感謝,巴拉巴拉再次說了些請大家多多支持之類的話。

然後就到了媒體采訪環節……

這環節,無非就是回答媒體在拍攝過程中發生了什麽有趣的事……

“按我說的,那場戲拍一個剛喝的鏡頭,然後再拍一個喝完的鏡頭就可以,但寶強偏要拍完整,這一點我很佩服他……”

“哈哈……我們當時拍完喝牛奶鏡頭,馬上就拍在飛機上的場景,是真的吐奶……”

“…………”

“我老婆來客串的時候确實是懷有七個多月的身孕,為了更合理化,我和編劇重新把臺詞改了……”

整個采訪環節大都圍繞絕對主演光頭徐和王寶強,小桃紅、郭珍妮等人也都回答記者一兩個問題。

采訪在首映半小時後結束,接着就來到事先安排好的酒店參加答謝酒會。

今天的主角是光頭徐他們幾個,所以來到酒店的李尋找了個偏僻角落,不搶他們的主角光環。

那紮一個多月沒見李尋,從離開影院開始就一直跟着李尋,現在真對着剛取回來的自助食物下黑手呢!

“草莓蛋糕太好吃了,丫丫姐要不要吃點……”

“我和你哥哥吃晚飯才來的,你吃吧!”

佟麗雅知道李尋對那紮有種特別的偏愛,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吃醋,因為她知道那紮不是那種有心機,恃寵而驕的姑娘……

坐在旁邊的何婉柔支着下巴看着那邊的明星在觥籌交錯中推杯換盞,她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心,又有多少人是假意……

別看他們聊得火熱,看起來很好的樣子,但是他們的笑容在她眼裏看來只有三分真罷了。

李尋以為今天晚上沒人會來打擾他,但王中君的到來證明他想錯了。

“李總這是身在花叢中啊!”

“王總怎麽跑我這裏來了?”李尋笑着問。

華藝上市在即,他們最近頻頻出現在資本市場,資本市場裏所有眼睛都盯着這家內地第一家文娛公司上市後的反應。

“這不是找你聊點事嘛!”

王中君剛說完,佟麗雅和那紮很有眼力見的讓開座位,說了句去那邊看看便離開了。

“王總找我能聊什麽?”李尋在王中君坐下來後問道。

“何小姐好……”

王中君先和何婉柔打了個招呼,然後才說明來意:“李總手上有我們華藝10%股份,有想過要賣嗎?”

李尋楞了下,他不知道王中君話裏是什麽意思,他直接道:“王總,咱倆老相識了,有什麽話就直說,不用拐彎抹角,真的……”

“那我就直說了……有人想收購李總手上我們公司的股份……李總要是想賣,我就做個中間人。”

任何企業在上市前都會劃分好蛋糕,而華藝最近就在分蛋糕,但是王家兄弟想掌控50%以上的股份。

可是呢!

李尋在去年分了10%,王家兄弟手裏沒有那麽多蛋糕分,然後他就把注意打到李尋身上。

“呵呵…”李尋譏笑道:“王總這樣做有些不地道呀!”

華藝上市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,而王中君這是想在臨上市前踢李尋出局,想得真美……

被李尋點出來,王中君臉上有些挂不住,他尴尬的笑笑說:“話怎麽能這樣說呢!要是李總不想賣,我也不可能逼你賣不是……”

“我當初就很看好華藝,所以才會想投資,而且我每個季度也只是派人去查查賬單,連董事席位都沒要,我做得夠意思吧?”

“當然……謝謝李總對我們的信任……”

“這樣的話我不想再聽到,就算我真的想賣也不是現在……”

李尋很強勢,強勢得讓王中君下不來臺,李大狗這時突然出現在他們旁邊……

“大狗找李總有事吧!那你們聊……”王中君說完,都不等李大狗和李尋開口就開溜了。

“李老弟剛才和他聊什麽了?怎麽感覺他像是在逃……”李大狗看着王中君開溜的背影随口問了句,接着便拉開椅子坐下。

“随便聊聊……大哥哥找我有事?”

剛才的插曲并沒有影響到李尋的心情,就像王中君說的那樣,如果他不想賣,沒人能逼他賣。

“沒事……這不是好久沒見李老弟了嘛!我聽說李老弟去了趟韓國,去韓國做什麽?”李大狗掏出煙低了支給李尋,然後自己也點上一支。

“有幾個項目和韓國公司合作,過去把這事确定下來。”

“哦……什麽項目?李老弟說來聽聽……”李大狗意外的說。

“暫時保密……”李尋笑笑:“過段時間大狗哥就知道了。”

“那我就不問了……哈哈。”李大狗反應過來,這麽大的事肯定是人家公司的機密,免得尴尬,他打了個哈哈。

李大狗找李尋就是閑聊,所以他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都和李尋聊些圈裏的事,特別是不久就會等上主板市場的華藝。

李尋從他的話裏聽出羨慕,看樣子他也想快點把小馬奔騰到資本市場割韭菜。

他這樣的想法,李尋知道這輩子是不可能實現的。

上輩子小馬的分崩離析,是因為李大狗的突然逝世。

但在李尋看來,就算他身體健康,小馬想上市,很難。

因為小馬的高層全是李大狗的家人,家族企業有一個弊端——內耗太大。

沒看李大狗一走,他妹妹她們立馬就反目成仇嗎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答謝酒會進行到晚上十二點才結束,但李尋在十一點左右的時候就回家了。

他對《人在囧途》的票房成績絲毫不擔心,因為他知道它還會像上輩子那樣會票房大賣。

之所以敢這麽肯定,是因為美團電影預售票達到了230萬。

就目前而言,《人在囧途》在智能手機才開始普及開來就有這麽高的預售票房,已經足夠說明這電影票房不會低。

确實如此,《人在囧途》零點場票房有38萬,只要等到口碑擴散開來,它将會在接下來的五一檔裏獨樹一幟。

《人在囧途》制作費用花了1000萬,500萬用來補票,還有500萬用來宣發,加起來的總投資就是2000萬……

比原版的600萬制作費用,100萬的宣發費用高了整整1300萬。

如果這樣都不能取得一個好的票房,那以後就別做電影了。

五一檔算不上是熱門檔期,所以沒有幾部觀衆期待的電影……

4月22號上映的《南京!南京》是觀衆最開始期待的,但是在上映以後,一水的差評讓想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影迷望而卻步……

寧昊還沒起勢之前,一部《尋槍》和《可可西裏》讓陸川成為國內最有潛力的青年導演……

《尋槍》,大家都知道是誰拍的;《可可西裏》,這麽說吧!

雖然陸串當年憑借這部電影一舉斬獲金馬最佳影片,最佳攝影獎,并在各大電影節獲得多個獎項,可《可可西裏》是紀錄片呀!

陸串這人,前面說過他志大才疏,拍電影外行,但拍紀錄片還是有一手的。

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殺,也都知道日本人當年在中國犯下的暴行,這麽大的題材,随便拍都能拍出經典來,比如老謀子已經籌劃兩年的《金陵十三釵》,可陸串偏偏以日本士兵的視角來拍……

也不是不可以,但他竟然把日本士兵拍出是有良心的……

不說它了……

整個五一檔,除去《南京!南京》,也就只有《人在囧途》能讓觀衆去電影院看看……

其他的,如《貝拉日記》和王三日的《金錢帝國》等等電影都沒有什麽看頭。

雖然李尋知道這一點,但別人不知道啊!

就拿光頭徐來說吧!

即便參加首映禮的影迷一致認為《人在囧途》絕對值得來電影院一看,但他還是抱着緊張的心在第二天早上和王寶強、田雨生開始前往全國各地進行路演……

用他的話說就是,“要讓影迷看到我們的誠意”……

好吧!

李尋說了句加油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美團電影面世以來都是以最專業的角度給電影打評分,絕對公平公正,沒有水軍惡意打差評的情況出現……

也是因為這一點,喜歡寫影評的影迷大都抛卻豆瓣,時光網,開始用美團電影寫影評。

這天早上,李尋吃着早餐的同時看着美團電影評論,他看到一個叫圈兒1993的影迷寫的影評很中肯……

“昨天有幸參加了《人在囧途》在影像時代影院舉行的首映禮,不論是現場觀衆的反應,還是我個人都覺得這是一部國內不可多得的公路喜劇電影。

很多人說,這是一部能讓人笑出來的喜劇。

對國産片來說,這已經算是最高的贊譽。

必須承認,我也笑了。

光頭徐和王寶強都是稱職的演員,懂得如何調動觀衆的情緒。

他們的表演也有分寸,不像黃小明之流把裝嫩當幽默,把裝可愛當喜劇感,這贏得了我的好感。

影片的基本架構還是不錯的……

公路電影;兩個男人在旅途歷盡波折,構成了故事的懸念;

喜劇片,一個大款和一個擠奶工,因為社會身份懸殊,引發了各種尴尬,這些都是觀衆的笑點。

本來就這麽簡簡單單的一部娛樂片,挺好。

偏偏,編導滿懷鴻鹄之志,非要在一部商業片裏輸出某種價值觀。

而這種價值觀,真是幼稚得令人羞于啓齒——世上還是好人多。

這是王寶強反複念叨的一句對白,它概括了這個小人物的處世哲學:甘當活LF,也相信世間處處有LF。

不過,只要對我國國情稍有了解,就知道這是鬼話。

喝了這種“迷魂湯”的人,不是被宰,就是被賣。

但影片執意要颠覆我們的常識,讓我們棄“明辨是非”之理性,而投“人間有愛”之信仰。

光頭徐這個角色,就是為了證明這套“哲理”而存在的。

他是公司大老板,有嬌妻有愛子有“小三”,卻沒有幸福感。

終于在命運的安排下,他和王寶強相遇了,并結伴同行。

剛開始,王寶強的利他主義愚行令他害怕,但後來他認識到,愚蠢是美德,更是幸福的源泉。

有一次,王寶強發現身上錢被偷了,但依然堅信別人只是走投無路才偷他們錢。

由此,光頭強被成功地教育成了傻人,同時相信“傻人多福”。

很快他就獲得了回報,原本他正頭疼自己的“小三”逼婚,卻意外發現,“小三”也是個活LF。

這個“小三”跑去光頭徐家裏偷偷見了他老婆,竟然不哭不鬧不上吊,自動消失。

她的理由是,光頭徐的老婆比自己更愛他。

就是說,她在“誰更劉慧芳”的比傻競賽中輸了,自慚形穢,所以知難而退。

這再次證明了王寶強是對的,“世上還是好人多”。

于是,光頭徐變本加厲,開始主動維護這一偉大的信仰。

影片末尾,王寶強拿着欠條追款,光頭徐為了避免他對這個世界失望,就偷偷自己出錢,找人假扮欠債者,付清了欠款。

光頭徐做完善事,非常滿足。他說,因為……他是我的債主。

這句話太到位了,唱出了每位馬克思主義者的心曲:工人階級是資産階級的債主,工人手裏的那張欠單,每一位資本家都有義務去償付。

明眼人看到這裏,心裏應該敞亮了。

影片宣揚的,還是官方的意識形态。

這套東西一直在向社會發話,從學校課本到媒體宣傳,它有着五花八門的變體,無時無刻不向人們的大腦滲透。

一方面,它譴責資本家有罪,要求他們良心發現,主動認錯,去扶助貧弱。

另一方面,它贊美勞動者純潔,要求他們犧牲奉獻,逆來順受,去感動強者。

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呢?

借用時下最火的那首網絡歌曲來說,這其實是一種“織毛衣”的精神——那人明明不愛我,但我仍然深深愛着他。那人明明是傻×,我卻要比傻×更傻×。我不僅愛傻×,還給傻×織毛衣。

當然,這是喜劇,中國特色的人間喜劇……”

(本章完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