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28 章 我的鍋,我的鍋

2025年7月17日

第五百二十八章 我的鍋,我的鍋

“即日回京?”

郭淡驚訝地看着高尚。

高尚道︰“是呀!我也是剛剛接到陛下的口谕,不過郭淡,陛下恁地着急召你回去,那定是有事,你快些去準備一下吧。”

郭淡問道︰“也就是說公公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事?”

高尚點點頭道︰“陛下的口谕并未提到。”

郭淡不禁皺了皺眉,心想,這聖旨來得還真不是時候啊。

如今正值收尾階段,他還得安排一下關于開封府未來的經濟發展,不然的話,寇義将家書送來的時候,他就已經回京了。

“明日。明日我就立刻動身回京。”郭淡思索半響,向高尚言道。

“明日?”

高尚顯得有些猶豫,因為萬歷是讓他即日回京,但他也知道郭淡挺不容易的,這剛剛才挨過來,點頭道︰“行吧,你明日一早就得動身。”

“是。”

待高尚離開之後,郭淡苦惱地揉了揉雙目,自言自語道︰“可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!”

說着,他又看向徐渭道︰“老先生,今日只怕我不能與老先生不醉無歸。”

“來日方長。”徐渭不以為意地笑道。

“是,來日方長。”

郭淡笑着點點頭,又向李時珍道︰“李大夫,幸虧您來了,關于醫學院的事,可能要麻煩李大夫多多擔待一些。”

李時珍笑着點點頭。

郭淡瞟了眼徐姑姑,嗫嚅不語,顯得有些猶豫不決。

他本想留徐姑姑在這裏主持大局,但問題他又不知道京城到底是個什麽情況,相比起來,當然是他自己要緊。

徐渭看在眼裏,心知郭淡的顧慮,突然道︰“郭淡,你若對老夫放心得話,老夫就在這裏幫你看着吧。”

“老先生?”

郭淡倍感驚喜地看着徐渭。

徐渭撫須笑道︰“老夫雖年事已高,但這蕭規曹随,老夫還是處理得來。”

這話無非就是告訴郭淡,你且放心,我也不會亂來的,一切還是以你的計劃為主,我只是看着。

“多謝老先生慷慨相助。”

郭淡立刻拱手一禮。

雖然徐渭瘋瘋癫癫的,但是郭淡知道如他這種自負的天才,若是沒有把握,那是絕不會開這口的,既然開了這口,他就一定會做好的。

有徐渭和李時珍的相助,郭淡頓覺輕松不少。

幾人在堂中坐下,郭淡先是跟李時珍交代了關于醫學院招聘老師的事,關于這事,還真就得如李時珍這種經驗豐富的醫學家出馬。

因為醫學院招聘老師是不考試的,主要是看行醫記錄,以及面試,郭淡可是不太懂這些。

郭淡決定讓李時珍帶着周王府的郎中在主持這事。

而徐渭則是負責士學院方面。

等徐渭和李時珍告辭之後,郭淡又将辰辰和曹小東叫來,叮囑他們一些關于招生和買賣方面的事。

三更天。

“都已經叮囑完呢?”徐姑姑來到廳堂,看着略顯疲憊的郭淡,問道。

郭淡苦笑道︰“肯定還沒有叮囑完,畢竟這麽短時間,我哪裏想得周全。”說着,他又向徐姑姑問道︰“居士可有猜到京城究竟發生了什麽事?”

“方才我一直都在思考這事。”

徐姑姑道︰“我想可能與你在開封府的所為有關,因為算算日子,姜應鱗的奏章應該已經到了京城,其它的事,陛下也不至于立刻召你入宮。”

郭淡眉頭緊鎖道︰“但是我自問我的那些言論,也沒有錯漏。”

徐姑姑道︰“這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。”

“這倒是的,這也是我對朝廷最深刻的印象。”郭淡苦笑地搖搖頭。

翌日一早,郭淡就立刻動身回京去了。

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開封府離京城并不算太遠,而且道路修得是非常平坦,随着商業的興起,交通措施也是日漸完善。

行得半月,終于抵達京城,與以往一樣,郭淡才剛到城門前,就被等候在那裏的太監給請到宮裏去了。

乾清宮。

“卑職參見陛下,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
“免禮!免禮!”

萬歷是有氣無力地擺擺手。

郭淡擡起頭來,當即神情一滞。

萬歷也注意到他詭異的小眼神,“你為何這般看着朕?”

郭淡一怔,道︰“卑職鬥膽問一句,陛下近日可是天天去打捶丸?”

萬歷眨了眨眼,道︰“你這話從何說起?”

郭淡道︰“卑職只是覺得…覺得陛下好像清減不少?”

此番見到萬歷,他是覺得這肥宅瘦了不少,難道他在這個夏天拼命減肥,這是好事呀。

萬歷愣了愣,旋即怒道︰“這還不都怪你。”

“怪…怪我?”

郭淡是一臉懵逼。

萬歷當即是龍顏大怒︰“當然都怪你,要不是你在開封胡說八道,說朕要勵精圖治,朕又豈會被他們折磨的這麽慘,真是氣死朕了。”

郭淡聽得雲裏霧裏,小心翼翼道︰“陛下難道不想勵精圖治?”

“朕……!”

萬歷張着嘴,雙眸漸漸上移。

空氣仿佛凝固了。

郭淡眼都不眨地盯着萬歷。

也不知過去了多久……。

萬歷突然輕咳一聲,道︰“朕當然想勵精圖治,但是…但是勵精圖治也不是天天看着大臣們争吵。”

郭淡越聽越迷糊了,“卑職聽得不是很明白。”

萬歷一拍桌子,懊惱道︰“朕也沒有料到,事情怎麽會鬧成這樣。”

他便将這其中緣由告訴了郭淡。

原來這一切還得從那天他“去冠圖治”說起。

他開那場朝會得目的,主要有三點,首先,找這個不戴冠冕的理由,因為他的脖子比較脆弱。

其次,以此來警示大臣,不要天天跟他說教,他煩,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。

最後,順便表示支持一下郭淡。

勵精圖治,那只是一個借口而已。

到底怎麽勵精圖治,他自己也沒個頭緒。

但是,他的演技太逼真了一點,搞得別人都給當真了。

尤其以王家屏、王錫爵,他們覺得萬歷這回是下決心要勵精圖治,當天興奮得都睡不着覺。

而且,他們也覺得萬歷說得有道理,我們不談德,德乃基本,我們站在這裏,那就是有德之人,我們就談治。

他們首先要求每天開朝會商議國家大事。

萬歷當即抑郁了。

他沒有想到王家屏他們會這麽認真。

如“勵精圖治”這種詞,對于皇帝而言,只是口頭禪而已。

但話已說出口,萬歷也不好拒絕,既然他要勵精圖治,那總得以身作則,要是他還天天躲在後宮吃喝玩樂,那會被大臣們罵死的。

萬歷是騎虎難下,思前想後,他覺得只要你們別天天跟朕說教,要真論國家大事,那開開也無妨,能夠勵精圖治,振興大明,名垂千古,那固然最好。

結果這一開就開出問題來了。

因為要勵精圖治,首先要解決當下的問題,而這些問題之所以存在,那是因為舊制度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,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。

以王家屏、王錫爵為首的改革派開始提議改革。

其實他們早就蠢蠢欲動,尤其是在郭淡出現之後,這極大刺激了他們,我們連一個商人都不如嗎?

但之前他們也無從下手,只能看着郭淡裝逼。

但是……。

又改革?

張居正屍骨未寒,你就又要改革?

你們就忘記我們的同志,是怎麽慘死在張居正屠刀下的嗎?

朝中許許多多大臣,對于改革已經有一種恐懼感。

保守派是強烈的反對。

就是不能改。

這直接就引爆如北宋時期的新舊黨争。

但二者有一點非常不同。

就是當時宋神宗那是年輕氣盛,他很想有所作為,他在不遺餘力的推動改革,然而萬歷雖然也很年輕,但已經是一個老司機,心氣都已經消磨殆盡,還是郭淡的出現,幫他回了回血,重新振作起來。

但他也沒有下決心要改革。

如今朝中是兩黨競争,勢均力敵,你皇帝偏向那一派,那派肯定就會占得上風。

如果你皇帝不做聲,不表态。

那結果就是兩邊天天吵。

萬歷就天天看着他們吵,心裏就時左時右。

當然,萬歷可不會說自己優柔寡斷,好吃懶做,他把鍋全都甩給大臣和郭淡,首先是你郭淡,說朕勵精圖治,朕為了支持你,去冠圖治,結果好了,直接分裂了朝堂。

他們為了一己私欲天天争吵,朕怎麽圖治。

雖然這是萬歷的一個借口,但這确實是張居正留給明朝最深遠的影響。

張居正改革給整個官僚集團帶來了極大的沖擊。

他們都怕了。

自張居正之後,明朝基本上再無改革圖興,至于後來得魏忠賢、天啓、崇祯,那都是屬于權力鬥争,跟改革沒有太大關系,其實就他們那水平,讓他們改,他們也改不了。

萬歷又沒有太祖、成祖那種魄力,他根本壓不住。

只要談改革就吵得天翻地覆,故此萬歷後期基本上就不管了,我幹自己的事業去,你們玩你們得,咱們井水不犯河水。

郭淡聽是聽明白了,但他卻想不明白,“陛下,如這種事卑職也沒有辦法解決,卑職只是一個挂名的錦衣衛。”

朝堂鬥争這種事,你把我叫回來幹嘛,留在開封府賺錢不舒服嗎?

你就是把鍋甩給我,我也背不起啊!

“你先別急,且聽朕說完。”

萬歷道︰“大概在一個月前,這事情又出現轉機,主要是因為戶部侍郎宋景升提出改革關稅。”

“改革關稅?”

郭淡眨了眨眼,道︰“陛下,他是不是說,避免衛輝府廉價的商品,湧入其它地方,傷及各地的小作坊,以及衛輝府大肆購買糧食,使得其它州府的糧價上漲,故而提出關稅改制。”

萬歷驚訝道︰“你怎知道的?”

郭淡嘿嘿道︰“陛下,這是卑職的鍋,呵呵,因為這就是卑職安排的。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